

有人說,電建工人是“穿針引線”的高手,擎起座座鐵塔,架起條條銀線;有人說,電建工人是拓土開荒的“先行者”,建起座座電廠點,亮萬家燈火;有人說,電建工人是“老黃牛”,為了秋收的碩果,默默“耕耘”不求回報;有人說,電建工人是基石,沒有他們就沒有電力事業蓬勃發展的春天。荒涼的戈壁灘、寂寞的山村水鄉、一望無際的大沙漠,因為他們的到來,便顯得生機勃勃。“電建郎,電建郎,一年四季在他鄉,建起電廠一座座,留下足跡幾行行”。電廠的每一處都有他們奮斗的足跡,他們將責任、奉獻鐫刻在心底,將青春、熱血融進了電力建設事業中。在電建核電公司沙特吉贊項目部的施工一線,就活躍著這么一批電儀專業的技術骨干,他們憑借著嫻熟的技術和精湛的工藝,讓自己的青春閃亮在施工現場的各個角落。
“全能工程師”吳慧軍
吳慧軍,沙特吉贊項目電儀工程公司專責工程師,2012年參加工作,先后在河南渠東、陜西榆橫、貴州桐梓、山東郝集等機組建設中承擔技術工作,通過施工過程中的不斷學習積累,加上多年的工作經歷磨練,使他養成了踏實肯干的作風,技術、業務能力全面且過硬。
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,吳慧軍對科學技術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,對QC成果、科技進步、技術創新項目等有深入的研究,他先后完成《提高電動機轉向一次成功率》、《提高管母線安裝效率》、《提高小定值壓力控制器投用準確率》、《研制塑包鋼管套絲機輔助工具》等四項QC成果的編寫及發布;主持編寫了多項施工工法,其中《核電站深、淺層接地網施工工法》榮獲山東省省級工法,《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接地網安裝施工工法》榮獲中國電建集團工法,編寫的《地下電纜排管Duct Bank施工工法》已申報山東省省級工法;《核電站深、淺層接地網施工技術研究》、《山地風場35kV集電線路直埋電纜施工技術研究》榮獲中電建協科技成果三等獎;參與編寫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《核電站深、淺層接地網施工技術》,被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為國際先進。
經過沙特吉贊項目的3年歷練,吳慧軍現在對阿美及SEC標準學習理解的很是透徹。工作期間,他共編制作業指導書 7項,其中5項已被阿美批準,1項被SEC批準。他配合商務部及時對業主索賠,整理并提供變更證明材料,為項目爭取最大利益。2017年2月,提交簡歷至沙特電力公司SEC,并獲得批準為Electrical QC inspector(電氣質檢員)。
在北京EP中心工作期間,吳慧軍多次參與設計方案的討論;參與并配合完成了132kV電纜、230kV電纜、電纜橋架、接地材料、中低壓電纜、防火封堵材料等商務招標、技術澄清及合同簽訂工作;與業主談判變更索賠,制作變更單及相應證明文件。在現場施工過程中,與接口分包商TR、Hitachi、China Harbor等洽談技術方案,主持超高壓電纜敷設接口專題會議等;與阿美業主討論、談判變更事宜,同時與阿美驗收部門協商及討論現場技術方案,對不合理項進行反駁論證等,獲得了業主的認可和稱贊。
他為人低調、沉默,成功但不自滿,黑框眼鏡下的雙眼閃現著睿智的光芒,這就是沙特吉贊項目的全能專責工程師吳慧軍。
吳慧軍與外方人員進行技術交流
“服務專家”樊聰
樊聰,沙特吉贊項目電儀工程公司技術組長,2010年參加工作,至今已近八年。八年來,他從沒有一絲松懈,勤勤懇懇,默默奉獻,以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服務工程、服務大家。
樊聰是一個低調的人,“少說話,多做事”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。多年電力建設一線的鍛煉與打磨,使他積累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大量的實踐經驗,在實際工作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。每當技術員遇到問題時,他都主動去現場查看情況,幫助技術員分析問題,解決困難,為班組成員排憂解難,大大加快了現場的施工進度。每次新員工向他請教問題時,他都毫無保留的將涉及到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他們,使身邊的員工專業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他是大家身邊的“服務專家”。
在日常工作中,樊聰認真記錄和總結技術員們施工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,整理成冊,每周召開技術討論會,在會上幫助大家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,并將經驗教訓傳授給大家,降低了現場返工整改率,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。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,他主動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,加班工作,沒有抱怨,沒有牢騷,他用樂觀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。作為技術組長,他以身作則,對自己嚴格要求,崗位職責時刻銘記在心,以公司的整體利益為重,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。隨著沙特現場施工工作逐步開展,設計施工問題逐一暴露,一個個違反項接踵而至,為不影響現場施工,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現場較大、較急的設計施工問題,如SS129-SS028通訊DUCT BANK路徑設計的manhole比較深,達到-10米,導致施工困難大、費用高、施工周期長,為減少施工成本,他與PMT、PID、設計一起將設計進行優化,取消原來的manhole,改為地上PED井,解決了施工難題、大大節約了施工成本。
細節決定成敗,態度決定高度,堅持決定未來。樊聰就是一個特別注重細節的人,強調任何小事、小細節都不放過,精益求精。他本著愛崗敬業、謙虛好學的態度,本著“干一行、愛一行,學一行,專一行”的信念,一直堅持專業技術知識和輔助知識的學習,更好的服務工程、服務大家。
樊聰在技術討論會上進行技術講解
“技術領頭人”杜云龍
杜云龍,沙特吉贊項目電儀工程公司技術組長。他身為技術領頭人,在設計初期帶領技術人員審核初版圖紙,將發現的問題一一與設計澄清,大大減少正式圖紙上的錯誤,為現場施工的迅速開展做好鋪墊;他參與材料招標工作中的技術澄清,確保符合阿美標準要求,跟蹤及處理設計問題,提高材料購買數量的準確性,為項目節約了成本;他參與前期inspector的面試工作,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,如要求至少2年阿美施工經驗、讓supervisor參與面試工作、專業性問題考核等,提高了inspector的人員質量,負責外籍及inspector管理工作,為外籍人員的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;他先后整理設計、設備等原因導致的索賠資料十余項,為以后項目的索賠工作留下第一手資料。
施工中,杜云龍多次解決現場遇到的技術難題,在配電室內保溫墻面施工前,他要求電纜管及橋架支架施工完畢,但因支架材料未到貨,無法提前施工,影響了土建保溫墻面的施工,經過討論,結合其他EPC施工過程,他果斷更改施工工序,土建專業先行施工保溫墻,支架安裝采用加長內脹管固定,為保溫墻施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;在BLOCK1橋架安裝過程中,PID要求所有橋架必須要有物理連續性,而設計圖紙中超過30處是非物理性連接的,這對現場施工造成了巨大的麻煩,他通過向PID解讀阿美標準SATIP-P-104及國際標準NEMA V2,合理解釋了橋架安裝可以不必須物理連續性,順利完成了相關驗收工作。這也是一次對標準不同解釋的勝利,在理解標準和執行標準過程中,他有較好的把握,給技術人員做了良好示范;他還積極與業主協調溝通,在協調會、專業會、質量會等會議中給出需要業主協調解決的難題,并多次以信函、郵件、會議紀要的形式將問題呈現出來,持續關注直至解決,積極推進了現場施工及驗收工作。
膽大心細、踏實認干、技術扎實,杜云龍帶領著項目上年輕的技術員工們在沙特現場穩扎穩打、屢建新功,這就是大家的技術領頭人——杜云龍。
杜云龍在辦公室整理技術資料
“通訊專業領跑者”王鑫
王鑫,沙特吉贊項目電儀公司通信專責工程師,通訊專業在國內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專業,受重視程度不高,但是通信專業卻在阿美項目里有著獨立的、十分嚴格的標準,甚至高于儀表、電氣的嚴格要求,而就是這樣一個專業,在國外卻成了影響現場施工進度的路障。
最初沒有專門的通信質檢員,王鑫積極與人力資源部交流溝通,通過多次面試,層層把關,招聘了第一個經驗豐富的質檢員,有了質檢員下一步就是采購合格的材料。高標準、高要求的阿美,在材料及測試工具采購上更為嚴格,合格的廠家,管道的材質、壁厚、室外的彎曲半徑、進入室內的彎曲半徑等,讓王彪一時也沒有了頭緒,但他沒有退縮,而是積極與PID、PMT 溝通,將每一個細節詳細記錄,然后制定采購計劃。期間,他多次與廠家溝通確認,以免采購錯誤。圖紙設計不符合阿美規范,他積極主動通過正式信函、電話會議在業主與設計間協調,解決圖紙設計問題。這一過程,使他意識到了通信施工在這個項目的重要性,也認識到了自己對通信專業的標準及規范學習理解的不足,他通過勤奮學習、反復實踐,掌握了相關的知識,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認可。
現場的通信工作仍在持續進行著,隨著新施工項目的開展,仍然會遇到一個個新的問題。但是大家不會再忐忑不安,因為有王鑫在,大家嚴格依據標準規范去施工,去主動溝通,去主動地發現、解決潛在問題。在通信施工中不斷地學習,在一系列問題中成長,從亡羊補牢到未雨綢繆,他就是沙特吉贊項目的通訊領跑者,帶領我們跨越一個個通訊障礙。
王鑫在研究工程圖紙
有人說,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不平凡。在電建核電公司沙特吉贊項目部,正是這些有目標、有擔當的技術骨干在各自崗位上的敬業堅守,鑄就了中國電建人在海外事業蓬勃發展的非凡篇章。那青春的旗幟,在沙特上空飄揚;那青春的花朵,在異國盡情綻放。